市民的感覺可能比數據更正確?暴雨警告的前路如何?

· Irwin、Harry

2016 年 4 月 13 日的大雨引來對暴雨警告很大的爭議,有人指出雨勢甚大、為何只發出黃色而非紅色暴雨警告,亦有人指應看數據、單憑感覺不科學。藉此機會,我們希望探討一下暴雨警告系統的設計、數據處理的問題、以及香港天文台的難處。

暴雨警告的誕生

1992 年 5 月 8 日早上,香港出現一場大暴雨,香港天文台總部由早上 6 時至 7 時的一小時內錄得降雨量達 109.9 毫米,打破當時紀錄,當時市面出現嚴重水浸和混亂,香港天文台因未能有效地警告市民而被公眾轟得體無完膚。

事件後不久,香港天文台建立新一套暴雨警告系統,取代 1967 年起使用的水浸警告,最初分綠色、黃色、紅色及黑色四個級別,及後暴雨警告系統在批評下不斷改進,例如 1998 年刪減了綠色暴雨警告,而黃色暴雨警告則由內部參考改為公開,各警告的定義亦略為修改。同期亦因應新界常出現的情況而建立新界北區水浸特別報告。

暴雨警告設計問題

暴雨的特性是來去匆匆,香港由無雨、暴雨來襲、以至雨區移離,可以在短短 1~2 小時內發生,這亦是暴雨警告一直以來的盲點,由於暴雨警告是根據錄得的雨量或預計錄得的雨量作為依據,在未有實質雨量數據的支持下,香港天文台並不容易作出預警式的紅色暴雨警告/黑色暴雨警告。

而更不幸的是,當廣泛地區錄得每小時超過 50 毫米的雨量後,香港天文台因應雨量而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但雨帶有可能已移至香港南部,暴雨警告便有可能成為停雨警告。

廣泛地區的定義

而更令大眾摸不着頭腦的是,從來香港天文台都沒有解釋過「廣泛地區」的定義:是根據人口?通勤時間?還是由他們自行演譯?市民不懂得從數據中參透何謂廣泛地區,這亦是香港天文台未有向大眾講清講楚的一個大課題,亦成為了公眾質疑天文台決定的其中一個因素。

永遠只有 40 毫米的雨量圖

香港天文台在網頁中發表每小時雨量圖,當中雨量由不同顏色所組成,黃色代表該區錄得每小時 40 毫米或以上雨量,為何有趣地在 40 毫米便告封頂呢?難道和紅色暴雨警告有一定關係?由於紅色暴雨警告定義是錄得每小時 50 毫米的大雨,就算雨量圖一片泛黃也好,雨量也可以視作不達標,有轉身的空間。公眾質疑他們以此自圓其説,亦不無道理。

在雨量圖的説明也指出,圖中的雨量是由電腦估算及編輯而成,可能與實際的降雨量有所偏差,這或許也是香港天文台的另一個後着,免得公眾利用發放的資料向他們作出質疑及批評。

文字版雨量數字的不足之處

香港天文台也因應公眾要求,於每小時溫度濕度報告中公佈各區的最高雨量數據,表面看來問題不大,但當中運作也有一定局限:由於天氣報告每小時才更新,而且統計數據是由每小時的 45 分作為開始、以下一小時 45 分作結束,以此數據作為一小時時雨量的話,如大雨在該兩個時段的中間出現,該數據便有機會被低估,介乎達標與不達標之間的暴雨警告決定亦因而出現(見附圖)。

此外,最高時雨量只代表該區其中一個雨量筒錄的雨量,並不代表該區所有地區均有大雨出現,這亦是香港天文台多次向公眾解釋暴雨警告發出與否不能表面地看數字高低,而要看整體降雨的情況,問題又回到何謂廣泛這個課題了。

停課安排

現時教育局的停課指引是以暴雨警告掛勾,當紅色和黑色暴雨警告發出,教育局便會宣佈停課,這個安排一直受到公眾批評,香港天文台從暴雨警告建立開始便承受着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

暴雨有地區性和或然性,掛勾間接地將停課責任落在觀測天氣的香港天文台身上,他們在發出信號之前難免有多一重考慮,如暴雨在學生上課下課的時間出現,香港天文台會因為時間尷尬而不敢作出果敢的決定,害怕被市民批評而變得保守。

政府應該將停課安排與暴雨警告脫勾,讓香港天文台回歸科研路上,把停課決定交回教育局,也是能改進暴雨警告的一個方法。

暴雨警告的改進及建議

綜合所有的觀點,既然暴雨警告有太多局限性和不肯定因素在內,如果要改善,或許最簡單方式就是把暴雨警告榮休:一個警告如不能有效地及妥善地運作下去,每次發出/不發出會被市民質疑當中的可信性,作出不公平的指控,香港天文台能夠做的,可能是取消暴雨警告系統,將一切推倒重來。

當然,我們明白警告信號仍有其存在的價值,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公眾明白惡劣天氣不容忽視。互聯網的發達配合手機系統,造就市民能更快獲得更多的資訊和消息,香港天文台可以加強發放暴雨的最新情況,並完善數據發放的機制,輔以合適的教育資源,定必能減少公眾的誤解,亦可釋除上述的一些疑慮。

警告信號是什麼顏色不是最重要,最重要還是市民自己多關心眼前的天氣狀況,安全最緊要。